开云真人 (中国大陆) 官方网站

最新公告:
开云真人 (中国大陆) 官方网站质量第一 技术先进
最新资讯
全国服务热线:联系我们  
18005328353
地址:
江苏省铜山区沿湖街道办事处产业园B1213
邮箱:
admin@aedcy.com
电话:
18005328353
传真:
18005328353
开云真人动态   当前位置: 首页 > 开云真人新闻 > 开云真人动态
新加坡国立 l 3D打印保留金属有机骨架-MOF共价有机骨架-COF材料的关键结构特征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添加时间:2024-09-13 23:24:53

  根据3D科学谷的市场观察,2021年10月,日本大阪、同步辐射研究所和东京大学合作,开发出一金属有机框架材料(MOF)薄膜制备新工艺,在水-有机溶液界面上制备出具有三维纳米结构的MOF材料,为在传感器、储能设备等领域应用奠定基础。所制备的薄膜具备高度组织化三维纳米结构且厚度均匀,保证了良好导电性,解决了传统方法制备的MOF材料导电性较差限制其实际应用的难题。

  国内复旦大学武培怡教授团队、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在MOR的3D打印方面多有建树。随着3D打印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材料科学的深入研究,预计MOF和COF将在能源、环境、生物医学等多个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。

新加坡国立 l 3D打印保留金属有机骨架-MOF共价有机骨架-COF材料的关键结构特征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(图1)

新加坡国立 l 3D打印保留金属有机骨架-MOF共价有机骨架-COF材料的关键结构特征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(图2)

  MOF和COF的3D打印前景广阔,不仅能够为这些材料提供更多的形态和结构设计可能性,还能够根据特定的应用需求定制其功能。随着3D打印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材料科学的深入研究,预计MOF和COF将在能源、环境、生物医学等多个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。”

新加坡国立 l 3D打印保留金属有机骨架-MOF共价有机骨架-COF材料的关键结构特征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(图3)

  宏观结构的设计性:3D打印技术为MOF和COF的宏观结构提供了更高的可设计性,使得这些材料可以被塑造成具有特定功能的复杂3D结构。

  性能的提升:通过3D打印技术,可以实现MOF和COF的整体材料,这些材料在气体存储/分离、传感、液体处理等领域展现出比粉末形式更好的性能。

  工业化的推进:3D打印技术被认为是推进MOF和COF工业化的有前途的方法之一,有助于开发下一代功能材料。

  材料的稳定性和可回收性:通过优化3D打印工艺和材料选择,可以提高3D打印MOF和COF的整体稳定性和可回收性,这对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。

  多组分材料的界面连接:3D打印技术为不同MOF或COF材料之间的界面连接提供了新的可能性,有助于制备具有更复杂结构和功能的复合材料。

  金属有机框架(MOF)和共价有机框架(COF)是由各个模块单元周期性连接形成的独特多孔材料。由于MOF和COF(M/COFs)可以通过调整构建单元来精确定制框架和功能,包括可调节的孔径、丰富的孔体积和巨大的功能化可变性,使得其在气体存储/分离、传感、液体处理、发光、能量存储/转换和生物医学等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。然而,阻碍M/COF进一步商业化的主要限制之一是材料常为粉末状态,这给运输、集成和回收带来了挑战。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并推进工业化,3D打印M/COF整体材料技术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方法之一,可用于开发下一代功能材料。

  1.介绍了3D打印金属/共价有机框架(M/COF)的研究现状,分别对M/COF混合整体材料和M/COF覆盖整体材料进行了讨论。

  2.概述了浆料/支架形成和3D打印/覆盖工艺的设计策略的最新进展,旨在3D打印框架中保留M/COF的更好结构特征(表面积、孔隙率和微形态)。

  金属有机骨架(MOF)和共价有机骨架(COF)是当前先进多孔材料的主要分支,其可调节的微观结构特征在各种应用中具有重要的价值。新兴的3D打印技术进一步为MOF和COF(M/COF)的宏观结构提供了更高的可设计性,所构筑的3D整体材料可具有突出性能。然而,目前可用的3D打印M/COF策略面临着严重破坏微观结构特征的重大挑战。如果在3D打印整体中保留M/COF的微观结构,这将为相关应用带来巨大的改进。新加坡国立大学John Wang综述了3D打印的M/COF(分为混合整体材料和覆盖整体材料),讨论了它们在性质、应用和当前研究状态方面的差异。针对两种类型的3D打印M/COF,进一步讨论了在3D打印过程中,保持优异的M/COF微观结构的浆料/支架成分和打印/覆盖方法的最新进展。通过对3D打印M/COF现状的分析,提出了在3D整体材料中实现高度保存的微观结构的未来研究方向。

  图1展示了当前3D打印M/COF材料的技术和挑战。与其他材料相比,M/COF的3D打印难度更大。它们的流变特性不太适合顺利挤出,使得3D打印的整体材料容易破裂。图1a为已被开发用于制造各种M/COF的3D打印技术。与其他粉末材料相比,3D打印M/COF材料所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以下几点(图1b):(1)打印过程中的高温和高压导致M/COF晶体变形或分解;(2)膏体中的添加剂会导致孔隙堵塞、表面覆盖、死物质堆积;(3)M/COF与添加剂/骨架之间的粘合不良会导致3D结构崩塌和材料损失;(4)浆料中的溶剂或工作环境会腐蚀M/COF结构。

新加坡国立 l 3D打印保留金属有机骨架-MOF共价有机骨架-COF材料的关键结构特征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(图4)

  ▲图1. a不同3D打印技术的插图;b 3D打印M/COF整体材料当前面临的挑战。

  图2a展示了两种典型不同形式的3D打印M/COF。一种是使用含有M/COF和添加剂/溶剂的浆料进行3D打印;另一种是将M/COF涂覆在预先开发的3D打印骨架。通过对3D打印M/COF整体材料分析,表明两种不同类型的整体材料在应用方面表现出了明显差异(图2b)。图2c显示了3D M/COF混合整料和3DM/COF覆盖整料的不同机械性能、表面积和质量负载值的分布情况。

新加坡国立 l 3D打印保留金属有机骨架-MOF共价有机骨架-COF材料的关键结构特征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(图5)

  ▲图2. a两种3D打印M/COF整体材料图;b不同应用领域已发表作品的数量;c已发表的有关3D打印M/COF的著作中报告的表面积、抗压强度和M/COF负载质量值的分布(红色虚线次多项式拟合曲线D打印M/COF混合整体材料

  M/COF混合整体材料的制造包括三个步骤:含M/COF浆料的制备、3D打印和后处理。根据M/COF与添加剂之间的组成和相互作用,浆料可分为三种类型:混合M/COF浆料、纯M/COF浆料和粘合M/COF浆料(图3a)。三种浆料之间更详细的比较如图3b所示。首先,3D打印技术需要仔细设计浆料中的三种成分,以获得到更高印刷适性、表面积和机械性能。此外,不同打印方法和后处理也会对整体材料产生显着影响,具体研究实例如图3c–i所示 。

新加坡国立 l 3D打印保留金属有机骨架-MOF共价有机骨架-COF材料的关键结构特征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(图6)

  为最大限度地提高3D打印M/COF的负载量和固有性能,研究者在前、中和后的全部过程中做出了许多改进。其中,预改性是一个主要改进方向,通过对M/COF或添加剂进行功能化以增强它们的相互作用。图4所展示的为多种改性策略示意图,旨在促进M/COF与浆料中添加剂之间的结合力,这将显着增强M/COF的分散性,防止M/COF颗粒聚集。

新加坡国立 l 3D打印保留金属有机骨架-MOF共价有机骨架-COF材料的关键结构特征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(图7)

  控制后处理操作,对于增强3D打印M/COF整体材料的性能也很重要。图5所展示为当前研究所提出的一些典型策略。研究发现,由于整体材料的不均匀收缩率可能会导致裂缝并损害结构完整性,干燥过程是后处理中的最关键步骤。一般来说,在较低温度下缓慢干燥可得到更致密的晶体堆积和更高的机械强度。

新加坡国立 l 3D打印保留金属有机骨架-MOF共价有机骨架-COF材料的关键结构特征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(图8)

  图5. a使用不同干燥基材的无粘合剂3D打印COF的外观;b多孔和无孔基材上3D打印整体材料的干燥机制示意图;c SNW-1整体材料、SNW-1粉末和SNW-1/F127整体材料在273 K下的CO₂和N₂吸附曲线;d浸渍前后的MIL-101整体材料的形成过程;e TEPA-MIL-101粉末、预渗透MOF的3D整体材料、以及经过后处理的3D整体材料的N₂物理吸附等温线D打印M/COF覆盖的整体材料

  当前,许多研究工作致力于开发先进M/COF沉积方法,用于制备3D M/COF覆盖整体材料。这些方法可以分为两种类型:直接涂覆M/COF颗粒和原位生长M/COF颗粒(图6a)。直接涂覆方法,是在合成M/COF颗粒后,负载到3D打印支架的表面上;而生长法需将3D整体浸入前体溶液中,M/COF则在支架表面成核生长。图6b–c展示了几种不同3D M/COF涂覆整体材料的研究。两种方法都具有独特的优势,已被深入探究以开发更先进的3D打印M/COF整体材料 。

  图6. a两种不同M/COF覆盖方法的示意图;b pZIF-8 nanoMOF附着到基底上的示意图;c用于将活性纳米粒子固定在等离子体处理的PLA载体上的策略;d pZIF-8和SBS-QCSC底物的制备示意图;e原位MOF生长和封装过程。

  对于一些不易促进M/COF生长的惰性表面材料,则需要进行修饰(图7)。一种方式是通过在表面引入接枝官能团(图7a),或是直接采用原子层沉积(ALD)等先进的沉积方法来确保M/COF在骨架表面的均匀分布(图7b, c)。另一种方式是先将一种M/COF前体混合在糊料中,然后将3D打印的整料浸入含有其他前体的溶液中,使其与其他前体反应形成M/COF(图7d, e)。这比通过直接共混方法或表面原位生长技术制备的M/COFs-聚合物复合材料具有优势。

新加坡国立 l 3D打印保留金属有机骨架-MOF共价有机骨架-COF材料的关键结构特征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(图9)

新加坡国立 l 3D打印保留金属有机骨架-MOF共价有机骨架-COF材料的关键结构特征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(图10)

  结论和未来展望3D打印技术为MOF和COF材料带来大量优势和机遇。然而,在M/COF浆料的制备和3D打印方法的开发方面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。未来研究中,建议进一步加强以下四个方面的研究(图8):(i)探索使用可以与M/COF颗粒交联以生成混合基体的轻质添加剂,以获得适合各种应用需求的理想组合;

  (ii)仍然需要全面的系统数据,包括整体材料和粉末对应物的机械强度、M/COF负载、表面积和孔结构,将使研究人员能够了解3D打印方法的有效性;(iii)开发一种通用且简便的制造方法,标准化且易于使用的方法将为各种新应用开辟可能性;(iv)增强 3D打印M/COF的稳定性和可回收性 。

新加坡国立 l 3D打印保留金属有机骨架-MOF共价有机骨架-COF材料的关键结构特征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(图11)

  新加坡国立大学John Wang等综述:3D打印保留MOF/COF材料的关键结构特征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

新加坡国立 l 3D打印保留金属有机骨架-MOF共价有机骨架-COF材料的关键结构特征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(图12)

  新加坡国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教授/博导,新加坡科学院院士,新加坡工程院院士,亚太材料学会院士,英国材料学会会士。主要从事新型功能陶瓷、电陶瓷和复合材料的研究,近年来主要致力于能源材料与器件、材料化学和纳米材料及其在能源和水处理方面的应用研究,已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,累计被引用3万余次(Google Scholar)。连续4年入选科睿唯安(Clarivate Analytics)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榜单”(2020年、2021年、2022年和2023年)。开云真人开云真人